芯科普 | 一文了解存储在端侧AI设备(AI手机)的应用
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芯科普 | 一文了解存储在端侧AI设备(AI手机)的应用
2025年10月21日

AI 手机并非简单搭载 AI 功能的智能手机,而是以 大模型本地化 智能体自主服务” 为核心的全新物种,其发展已完成从技术探索到规模落地的关键跨越。

AI手机:从概念爆发的进化

1.发展阶段:三波浪潮推动行业迭代

萌芽期(2023年前):AI 局限于语音助手、影像优化,依赖云端算力,存储需求与传统手机无异。

成长期(2023年-2024年):大模型轻量化推动 端侧 AI”,荣耀、华为推出小参数模型机型,内存从 8GB 升至 12GBUFS 3.1 成主流,2024 年中国 AI 手机渗透率达 22%

爆发期(2025年至今):部分新机型以自进化 AI 原生手机” 引爆市场,16GB+1TB UFS 4.0 成高端标配,预计 2025 年 AI 手机出货 1.18 亿台,占比 40.7%

2. 技术架构:从 单点智能” 到 系统协同

当前 AI 手机已形成 芯片算力 存储支撑 生态适配” 的三维架构:芯片端采用 AI 专用移动平台,通过联合实验室优化底层效率;存储端构建 高速内存 大容量闪存” 组合,保障模型运行与数据存储;生态端接入数千个智能体,实现 3000 个场景的自动执行。这种架构让 AI 手机从 被动响应指令” 升级为 主动预判需求,如可根据用户习惯自动安排日程、优化设备设置。

AI手机的存储痛点

容量供需失衡:70 亿参数模型占 4GB 内存,100 亿参数模型需 8GB 以上,128GB 闪存机型 个月即存满。

带宽致响应延迟:LPDDR5 内存(100GB/s)运行图像生成 AI,延迟达 200ms,多任务下卡顿概率升 40%

高功耗耗续航:大模型运行时内存功耗增 60%7000mAh 电池重度 AI 使用续航不足 小时。

存储技术的解决方案

高密度闪存:321 层 UFS 4.1,存储密度升 35%512GB 可存 个 70 亿参数模型;国产 eMCP 封装满足中端 12GB+256GB 需求。

带宽内存:LPDDR5X支持高达10.7Gbps的惊人超高速数据处理速度。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的5G、AI、AR、VR、自动驾驶和元宇宙等未来IT技术和端侧AI生态系统,LPDDR5X是优化的内存解决方案。

低功耗设计:321 层 UFS 4.1 能效升 7%6nm SSD 主控性能升 11%,存储功耗降 15%-20%,续航延至 小时+

架构级优化:MCP 架构,数据访问效率可提 25%,分层存储实现 高速响应 大容量” 平衡。

存储赋能AI手机的未来图景

手机正处于从 “技术尝鲜” 到 “全民普及” 的关键转折点,2025 年的市场爆发印证了其作为智能手机新增长点的核心价值。而存储技术作为端侧智能的 “地基”,通过高密度、高带宽、低功耗的持续进化,正在逐一破解容量不足、响应延迟、续航短板等核心痛点。

从发展趋势看,存储与 AI 的融合将走向 深度协同:一方面,350 层以上 UFS 闪存、LPDDR6 内存等新技术将进一步突破性能上限,支撑百亿参数大模型全本地化运行;另一方面,存储系统将融入 AI 算法,实现智能缓存调度与能耗优化,成为 自进化”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当存储技术能完美匹配 AI 手机的算力需求,当终端售价因供应链成熟而下降,AI 手机将真正摆脱 高端玩具” 标签,成为像摄像头、触摸屏一样的基础配置,重塑人类与移动设备的交互方式。

KOWIN UFS 产品参数

KOWIN LPDDR5X 产品参数